動態 · 中心
DYNAMIC CENTER
作者:智信禾
時間:2024-04-25
前言
“只有著眼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企業和國家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和發展”。近年來,許多企業通過科創研發躋身于行業前列,技術秘密做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內容之一,如何保護企業技術秘密,制定并落實嚴格的保密制度,對于企業來說不容忽視。那么哪些技術需要做為技術秘密予以保護呢?本文將簡要探討企業技術在技術秘密與專利申請兩種保護方案上的選擇方式。
一、專利保護or技術秘密保護?
在對于技術內容進行保護時,企業往往有多種選擇,常見的兩種方式為專利申請保護及技術秘密保護,這兩種方式究竟存在什么區別?
技術秘密屬于商業秘密的一種,一般是指設計、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等相關信息。技術秘密具有價值性、實用性、秘密性,技術秘密的“秘密性”強調該技術是不被公眾所知悉的,也即無法從公開渠道直接獲取。而專利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發明創造,與技術秘密不同的是,專利的關鍵在于“以公開換保護”,在法律層面要求專利權人通過對技術信息的充分公開,來換取一定時間內對相應技術的專有使用權。
從以上異同點不難看出,對于一些具有長期保密可能性、短時間內同領域研發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可快速投入市場且在實際應用中不易被披露關鍵細節等特點的技術成果,更適合通過技術秘密進行保護;對于具有易被他人復制、研發人員流動頻繁、技術迭代相對較快、短時間內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等特點的技術,通過專利保護則為更優解。
二、如何進行技術秘密保護
如何對技術秘密進行保護?企業需制定相關的保密指引,讓員工了解哪些屬于保密內容,同時也需要完善保密體系,利用制度規范并約束員工的行為。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員工保密制度及其他共性規則
對于在職員工的意識及行為進行規制,企業可從保密手冊、承諾書等方式出發約束員工行為。對于轉崗員工,要明確告知原工作范疇的保密內容。對于離職、退休員工,必要情況下還需簽訂競業禁止協議,并對員工流轉的新單位行為進行監控。
2.建立對外溝通保密制度規則
在企業對外交流的過程中,如展覽、會議、宣傳、介紹產品等對外場景,企業需明確規定保密范疇,建立對外場景保密制度,對于重點核心秘密內容,做好人員+場所的隔離措施。必要的對外宣傳中,明確“可宣傳內容”及“嚴禁提及內容”,從“員工+技術+場所”三個維度進行保護。
3.確定技術保護方式并實行分級管理
企業內部還可嘗試根據技術內容的重要性對其進行分級管理。技術內容的保密層級越高,實際接觸人員+可接觸場景越少,同時對于人員進行匹配分級,高級人員可接觸高級涉密信息,層級越低,可接觸內容的秘密性越低。通過此種方式,限制接觸可能性,在發生泄密情況后,亦可更快縮小泄密范疇。
4.技術秘密文化建設
企業內部的員工保密意識尤其重要,企業也可不定期開展保密宣傳講座,并通過保密問卷的方式對員工的意識進行摸底調查。
5.做好相關環節的證據留存工作
企業技術秘密保護的難點在于企業內部留存證據與司法程序認可證據之間的脫節,導致證據鏈薄弱從而無法達成維權目的,因此,要重視對于技術內容流轉過程中的證據留存,在必要情況下,可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密點鑒定。
結語
技術秘密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好前期的保密制度規劃,嚴格貫徹落實保密方案,做好證據留存管理,對于技術秘密的前期預防保護及后期維權均具有重要意義,企業切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