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 中心
DYNAMIC CENTER
作者:智信禾
時間:2021-06-10
6月9日,“中國新材料企業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針對近期在美國、歐盟等地區對中國新材料企業的知識產權訴訟以及中國企業國際知識產權糾紛中的應對方案進行了研討。
中國首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高盧麟、中國知識產權法研究會會長劉春田教授、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裘安曼、北京東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琳律師、北京東權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洋、北京合弘威宇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巍律師等法律界專家參加研討會并發言。研討會由法治日報社法人智庫秘書長伍洲奇主持。
會上,廣東省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源材質”)CEO劉守貴等人,以企業代表身份參與了研討會討論。劉守貴介紹了作為行業代表的星源材質發展歷程、在歐美遭遇知識產權訴訟挑戰并已部分勝訴的現狀,以及公司即將面臨的其他知識產權訴訟等問題。星源材質的案例,頗具代表性,引起在場專家的極大興趣,體現出中國企業在國際發展過程中遭遇的難題和挑戰。
對此,以高盧麟、劉春田為代表的專家組發表觀點指出,應對國際訴訟挑戰,企業要練好內功、堅信法治,做到技術自信,坦然面對國際競爭。專家組認為,企業只有努力從市場、技術、法律、輿論等方面“突圍”,全面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理性看待未來、看待訴訟,融入國際市場競爭環境,適應當地法律法規和監管環境,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劉春田會長對此建議,在商言商,應將企業國際知識產權糾紛限定在技術和商業領域競爭,在技術和商業上將對手比下去,不必過于涉及東西方價值觀差異問題。“我們最大的底氣是技術,必須信任法律,否則企業無法在法治環境中立足。”劉春田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