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 中心
DYNAMIC CENTER
作者:智信禾
時間:2021-02-25
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以下統稱專利運營)的總次數達到138.6萬次,是“十二五”期間的2.5倍,年均增速達到23.7%,超過“十二五”平均增幅9個百分點;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到4705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3.1倍。2020年專利運營次數達到40.5萬次,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到1558億元,均是“十二五”末期的2.8倍。
發明專利、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跨省域專利運營數量大幅提升,質量效益大幅提高。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發明專利運營次數占比穩步提升,共有78.5萬次專利運營活動涉及發明專利,比“十二五”期間增加51.1萬次,占全部專利運營活動的比重達到56.7%。特別是2020年,發明專利的運營活動占比達到59.9%,創歷史新高,技術含量更高的發明專利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市場化運營。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運營更加活躍,“十三五”期間,共有30.5萬次專利運營活動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十二五”期間增加16.1萬次。
企業、高校院所、中西部地區專利運營數量快速增長,重點主體和區域專利市場化運營能力快速提升。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高校院所轉讓、許可專利7.6萬次,是“十二五”期間的2.5倍。2020年,企業作為專利受讓人、被許可人以及質押出質人的比例達到93.3%,較“十二五”末提高2.1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專利運營次數合計達到30萬次,是“十二五”期間的3.2倍,年均增速達到33.6%,超過“十三五”期間全國平均增速近10個百分點。
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達到37個,對全國專利運營工作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自2017年起,4批37個重點城市開展了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數據顯示,啟動建設以來,四批37個重點城市的創新主體共開展40.7萬次專利運營活動,獲得1680.9億元專利質押融資。2020年,37個重點城市專利運營次數達到18.8萬次,專利質押金額達到808.9億元,分別占全國的46.4%和51.9%;專利運營次數同比增加39.5%,高于全國平均增速7.5個百分點;專利質押融資金額同比增加54.3%,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3.3個百分點,有力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
面向“十四五”,中國正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益,優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以高效益知識產權運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版權歸國家知識產權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