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 中心
DYNAMIC CENTER
作者:智信禾
時間:2020-12-16
910萬元!在與國際巨頭索尼公司的“專利對壘”中,西電捷通公司終于在2018年3月迎來二審判決,獲得勝訴。這是我國信息與通信技術(ICT)領域的首起標準必要專利維權案,被業界稱為知識產權保護的標桿性案例。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該案正是我國“十三五”期間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一個縮影。在此期間,我國通過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體系,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基本形成了知識產權“嚴、大、快、同”大保護格局,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日益加大。“十三五”期間,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揭牌成立,并在全國各地設立了20個知識產權法庭,為做好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我國還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和信用聯合懲戒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為更好、更快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提供了多種途徑。
一部部法律、一項項政策、一個個文件的落地實施,推動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明顯提升。面向未來,我國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為創新驅動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版權歸國家知識產權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