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 中心
DYNAMIC CENTER
作者:智信禾
時間:2020-06-09
回顧過去十二年歷程,我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發展道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知識產權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引領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實現了大發展、大跨越、大提升,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知識產權制度逐步完善。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已經建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制度,加入了世界幾乎所有主要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知識產權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凸顯。黨的十九大指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由中辦、國辦印發實施。知識產權機構改革順利完成,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實現了集中統一管理,知識產權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
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強化。我國扎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形成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工作格局。深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不斷拓寬仲裁、調解等多種維權渠道,構建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強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對重復專利侵權行為、專利代理嚴重違法行為等六類嚴重失信行為進行懲戒。持續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壓減商標、專利審查周期,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有序布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目前全國已建設33家。發布統一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開展地理標志資源普查和專項整治,印發國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2019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78.98分,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知識產權運用成效顯著。我國聚焦實體經濟,加強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努力實現知識產權運用從單一效益向綜合效益轉變,更好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截至2019年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已經增加到了26個,9個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掛牌各類知識產權12.1萬件,注冊用戶達到28.4萬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日益增長,解決了更多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回望過去,一代代知識產權人用汗水澆灌收獲,展望未來,新時代的知識產權人仍將以實干篤定前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正在抓緊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形成與《綱要》接續推進、壓茬進行的戰略布局。我們要把握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期,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文章來源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版權歸國家知識產權局所有